BCEIA 2025现场专访
发布时间:
2025-09-24 09:59
不追风口、深耕主业:棱光技术三十年只答“光谱”一道题
——访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贵民
作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的重要盛会,本届BCEIA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和创新技术,而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棱光技术”)作为国内光谱领域具有30多年行业积累的重要企业,在此次展会上备受关注。这家创立于1993年的老牌光谱仪器企业,源自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研究所,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创新,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光谱仪器领域的重要力量。在总经理李兵的带领下,棱光技术既保持了技术研发的传统优势,又成功实现了市场化转型,构建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和服务网络。
分析测试百科网在BCEIA 2025现场专访了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贵民。这家拥有三十余年历史的老牌光谱仪器企业,在此次展会上全面展示了其在分子荧光、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近红外光谱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创新应用。
三十年技术传承,主动拥抱市场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原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研究所所长吴树恩先生创立。蔡贵民在采访中介绍:"公司创始人带领技术团队创业,使企业从创立之初就深深烙上了技术创新的基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棱光技术已完成市场化转型,在总经理李兵的带领下,公司既保持了技术研发的优势,又增强了市场导向的意识,实现了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主动拥抱市场的转变。
完善产品矩阵,三大产品线满足差异化需求
棱光技术现已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系列,构建了完整的光谱仪器产品生态。
荧光分光光度计系列作为公司的旗舰产品,建立了业内领先的产品体系。从入门级F93到科研级F98,产品线覆盖了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蔡贵民详细介绍道:"F96、F97型号能够满足维生素、组胺等常规检测需求,而F98型号则配备了丰富的附件选项,可满足科研用户对三维光谱、高精度检测等复杂实验需求。"
F98荧光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棱光技术的传统优势领域,产品包括单光束和双光束等多种配置。以UV76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例,其采用双光束设计,通过实时比较样品和参比光信号,有效消除光源波动和背景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尽管面临激烈竞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这一产品线仍是棱光技术销量最大的产品系列。
UV76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代表了公司的创新方向。该产品起源于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目前主打的S450型号具备高分辨率和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迅速完成复杂样品光谱采集分析,同时拥有高灵敏度,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光谱检测结果。这款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操作便捷性。
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深耕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覆盖多领域
棱光技术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展现出其产品的多样性和高适用性。蔡贵民提到,棱光技术的通用型光谱仪器如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在高校科研市场占据了超过40%的份额。这些仪器凭借其性能稳定和高性价比,成为了高校在食品、环境、化工等领域检测的首选设备。
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棱光技术的荧光分光光度计非常具有竞争优势。蔡贵民介绍道:“在沿海地区,比如宁波、青岛等地的鱼肉罐头企业,如果产品需要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等地,对组胺含量的要求会远低于我国国家标准的50mg/kg。在这样的严格标准下,正是由于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比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出几个数量级,成为了企业的优选。而我们的产品不仅灵敏度高,还极具性价比优势,深受这些沿海企业的信赖与广泛采用。”此外,棱光技术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也在奶粉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得到了应用,用于检测产品中的维生素C等关键营养成分。
在生命科学领域,棱光技术的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样因其实用性和经济性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蔡贵民解释说:“许多从事生物探针开发的企业,包括那些研发胶体金、荧光探针以及量子点检测的公司,都会选择我们的产品。他们将我们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为基础设备,用于开发新型荧光探针,测量其发射波长和性能指标,并将这些数据用于产品说明和销售。我们的仪器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其波形和参数能够与标准物和论文对照,这一点让我们深感自豪。”
此外,棱光技术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目前主要提供定制化服务,充分发挥其硬件优势。蔡贵民指出:“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需要结合硬件、软件和模型,我们与一些擅长模型开发的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基础化服务。对于需要自行建模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我们的近红外仪器能够一键完成建模工作,极大地提升了科研效率。”这种定制化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特定需求,还进一步巩固了棱光技术在光谱分析领域的市场地位。
深耕细分领域,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国产替代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蔡贵民认为仪器行业已步入深度竞争的新阶段,进入了所谓的“卷的时代”。用户对仪器的性能、服务支持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企业必须得提升自身实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棱光技术认为,虽然他们产品的硬件性能已经能和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相提并论,但在软件、应用服务和市场推广方面还有差距。蔡贵民指出:“我们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与这些进口品牌的竞争。他们作为百年品牌,在市场中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认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棱光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公司首先致力于提升硬件产品的性价比,确保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良好的平衡。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加强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能力,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此外,棱光技术还注重优化市场推广策略,学习国际品牌在市场拓展方面的经验,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棱光技术的发展战略是稳步推进国产替代进程。蔡贵民认为,要想实现国产替代,关键是要有真本事,“只有产品真的能替代进口货,才有资格说国产替代。我们不能为了替代而替代,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让国产仪器凭实力赢得市场认可。”棱光技术将专注于打磨现有的三个核心产品系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努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蔡贵民还提到,如今的仪器行业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用户挑选仪器时,不再只看品牌,更关心产品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面对这样的形势,棱光技术会继续在三个核心产品系列上深耕。蔡贵民表示:“我们会继续扎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棱光技术在光谱领域精耕细作三十余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已发展为国内光谱仪器领域的重要力量。从高校科研到工业生产,从食品安全到生命科学,其产品凭借高性能与高性价比,赢得了广泛认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棱光技术将继续深耕细分领域,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以扎实的技术实力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为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