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从开机到测量的全流程指南

发布时间:

2025-08-18 15:44


  72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实验室基础分析设备,其操作规范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基于上海棱光721S、722S等型号的技术特性,系统梳理从开机预热到数据记录的全流程操作要点,为科研人员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

  一、环境准备与设备检查
  72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需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强光直射的环境中,工作台面需水平稳固。开机前需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地线是否有效,避免因漏电导致数据波动。以722S型号为例,其电源输入范围为220V±10%,若电压波动超过此范围,需配备稳压器。仪器左侧干燥剂筒需定期检查,发现硅胶变色需立即更换或烘干,防止潮气侵入光学系统。

  二、开机预热与参数初始化
  接通电源后,开启仪器开关,预热20-30分钟。此过程使光源达到热平衡状态,确保光强稳定性。预热期间需打开样品室盖,避免光电管长时间受光导致疲劳。预热完成后,将波长调节至测试所需值,选择模式置于“T”档(透射比模式)。

  三、光路校正与基线调零
  1.调零操作:打开样品室盖,调节“0%T”旋钮使显示值为“00.0”。
  2.满度校正:盖上样品室盖,将参比溶液(如蒸馏水)置于光路,调节“100%T”旋钮使显示值为“100.0”。若显示值偏离,需检查样品室是否关闭严密,或通过调整狭缝宽度优化光强。
  3.重复验证:反复开合样品室盖,确认“00.0”与“100.0”显示稳定,误差范围应≤±0.5%T。

  四、样品测量与数据记录
  1.吸光度测量:将选择开关切换至“A”档(吸光度模式),调节吸光度调100%旋钮使显示值为“0.000”。放入待测样品,直接读取吸光度值。例如,在硫酸铜浓度检测实验中,需确保比色皿光程一致,避免因液层厚度差异导致误差。
  2.浓度直读:若需直接获取浓度值,将选择开关置于“C”档,放入标准溶液调节浓度旋钮至标定值,再放入待测样品读取浓度。此功能适用于批量样品检测,但需定期用标准物质校准仪器线性。
  3.波长切换:若需改变测试波长,需重新进行“00.0”与“100.0”校正,并等待光源稳定(约2分钟),避免因光强突变导致数据漂移。

  五、关机维护与数据管理
  测量完成后,取出比色皿洗净晾干,将各旋钮恢复至初始位置,关闭电源开关并拔掉插头。72系列仪器支持USB数据导出功能,可连接专业软件存储测试记录,便于后续分析。长期停用时,需用防尘罩覆盖仪器,并在干燥剂筒中放置变色硅胶防潮。

  六、操作禁忌与误差控制
  1.比色皿使用:严禁用手触摸透光面,装液前需用待测溶液润洗3次,液面高度控制在比色皿容量的2/3-3/4。若溶液浓度过高,可加装中性滤光片扩展量程。
  2.环境干扰:避免在仪器旁使用手机等强电磁设备,防止信号干扰导致显示波动。若环境温度波动超过±5℃,需延长预热时间至40分钟。
  3.定期校准:建议每3个月用标准溶液(如重铬酸钾)验证仪器线性,若透射比重复性超过±0.2%T,需联系厂商检修光学系统。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72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可实现透射比重复性≤±0.2%T、吸光度范围-0.5-3.000Abs的高精度检测,满足环境监测、食品分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需求。

版权所有 © 2024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